【中国青年报】打造大湾区半小时医疗救治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启用

2023-04-03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州3月2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今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在广州启用。该院搭建海陆空立体应急反应与救治体系,打造大湾区半小时医疗救治圈。

 

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在广州启用。受访者供图

     

      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历经5年多规划建设,一期建筑面积50.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500张,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功能于一体。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表示,该院对标国际顶尖医学中心,瞄准世界医学科技前沿。未来,还将在南沙院区新建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公共卫生与灾难医学中心,全面承托起国家医学中心研发攻关、成果转化、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公共卫生、临床诊疗、中西医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八大功能。

      目前,广州南沙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多家高水平医院分院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所三甲医院在南沙设置院区,其中3家高水平医院和3家专科医院,它们将携手构筑起大湾区医疗卫生新高地的“四梁八柱”。

      随着广州和香港医疗融合步伐逐渐加快,为便利港澳居民就医养老,广州市南沙区政府正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未来中山一院南沙院区有望成为港澳地区居民就医的试点医疗机构。同时,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参与各项质量认证,推进大湾区医疗质量的提升及其与跨境医疗服务规则的衔接,便利与境外医院开展业务交流、接受国际商业保险支付等,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融合。

 

签约现场。受访者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医学检验科拥有亚洲单个实验室最大规模检验流水线之一。从诊室到检验中心,头顶上的智能轨道让患者的采样标本只需10分钟就能到达同层的检验中心实验室。“以往患者采样后,最快需要两小时拿到检验结果,实际上实验室的检验时间只需半小时到一小时,大量时间花费在人力运送途中。”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借助安装在诊区天花板上的智能轨道物流系统,检验报告出具时间大大缩短,减少患者等候时间。

      除了“头顶运标本”,中山一院南沙院区打造了智慧一体化物流系统,包括智能气动物流系统、智能导车机器人物流系统、被服动力收集系统、厨余垃圾动力收集系统多套智能物流系统,实现院内物流高度智能化,保障物品高效、安全地输送。

      智能轨道物流系统覆盖全院90余个医技科室、护理单元、门急诊等科室,可运输物品含输液、临床标本(检验,病理)、药品、医用耗材、临床用血、器械包、治疗包、病历档案、办公用品等,有效缓解医院日常运营中人流与物流交织通行存在的拥堵难题并规避感控风险,同时让医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据悉,该院区已建立可为大湾区提供服务的消毒供应中心、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放疗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等6大中心。与此同时,院区还设置了精准医学中心、肿瘤防治中心、转化医学平台,以及能提供海陆空全面救治的疑难重症诊治和灾难医学中心,同时部署约3.3万平方米的国际医疗中心,可承接国际人士的医疗保健服务。

      按照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标准建设,中山一院南沙院区配置信息联通和指挥设备、移动手术室、移动ICU、车载CT等设备,已建医用直升机停机坪、拟建海上救治码头等基础设施,搭建海陆空立体应急反应与救治体系,面向湾区提供即时响应的全方位高效率救援服务。

 

文/记者 林洁

报道链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3-03/29/content_8ExnOQhY.html?gid=7roN6L1y

报道时间:2023-03-29